市歌舞剧院推出全国首支“战疫”主题群舞《祈盼》

日期:2020-03-03 17:16:25

   2.jpg

    自1月29日推出歌曲《我相信》之后,我集团下属南京市歌舞剧院推出全国舞蹈界首支“战疫”主题的群舞,更是第一支采用电影拍摄手法创作的舞蹈影像MV,MV《祈盼》3月3日正式亮相。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的舞蹈工作者陆续推出了大量舞蹈“抗疫”视频。“疫情来临的时候,整个舞蹈界出现了一个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大量的舞蹈作品。每天都能看到舞蹈界同仁上传的作品,为在一线战斗的每一个人鼓舞士气。”管辉说。不过,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大多是单人舞、双人舞,还有一些采用网络“云录制”的方式拼接出的“群舞”。这都不是管辉想要的效果,“舞蹈不仅仅是一种美,更是情感的表达和传递。一个人表现这种情绪跟一群人来表现这种情绪,效果是不一样的。”

3.jpg

    舞蹈《祈盼》由市歌舞剧院李捷、林璐担任编导,“《祈盼》的前期案头工作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编排队形、设计动作、音乐与动作磨合。”李捷说,自己在家对着镜子设计舞蹈动作,然后在拍摄成视频传到工作群,以便演员跟着学。为了让动作贴合每一位舞者,演员们学会了李捷新设计的动作,还需要再拍成视频传给李捷,以便他去完善动作。当江苏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并在有关部门备案后,《祈盼》团队从进排练厅到完成成品,只用了一个星期。

    《祈盼》由林璐、田雯、徐嘉、杨曾枫珏、陈园、金鑫鑫和刘畅7位年轻的演员参演,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25岁。既是编导也是舞者的林璐告诉记者,这支舞蹈不分主角、配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正如这场‘战疫’中,每一位中国人都是主角。面对汹汹来犯的疫情,14亿人心手相连,众志成城。”杨曾枫珏是《祈盼》中的一位舞者,这一个多月的时候,她每天除了排练任务,就是关注疫情报道,了解抗疫一线发生的感人故事:“没有真实的情感表达,没有直捣人心的思想的力量,再完美的舞姿也缺乏最终走入人内在心灵的能量。”

1.jpg

    《祈盼》通过三个段落表达一个主题——“我相信,距离摘下口罩的那一天不会太远!”第一段落表现突如其来的疫情,第二段落表现人们戴起了口罩,手挽手抗击疫情;第三段落表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舞蹈分为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当代舞、古典舞等舞种,而《祈盼》大胆融合了现代舞、当代舞。编导李捷将《祈盼》的风格概括为“用现代舞的手法诠释当代舞”。他说,“现代舞对情绪的表现更加直接,而当代舞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情感,也更容易感染年轻人。”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同身受获得共鸣和感悟。

    舞蹈作为舞台艺术,坐在剧场里观看效果是最好的。但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只能通过视频的形式传播。通过视频表现手段最大化还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张力,使舞蹈作品中的情绪表达和艺术魅力通过视频传播后不折损,同时弥补舞蹈依靠肢体语言的视觉呈现上的不足,这又是一大难点,对拍摄、剪辑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诸多方面考虑,剧院聘请了曾创作《南京爱情故事》《南京毕业故事》《南京相亲故事》,在全国都有着不俗影响力的金锋团队担任舞蹈《祈盼》的影像制作。

    将影像表现手段与舞蹈艺术的融合运用到极致,不仅需要付出漫长的时间,还需要专业化的硬件设备。这是南京市歌舞剧院第一次拍摄“舞蹈影像MV”,摄影棚只能现搭。摄影棚全部被黑色幕布包裹着,棚顶悬挂着若干灯光器材,一旁还堆放着脚手架。“这个摄影棚原来是我们的一个练功房,我们用一天的时间改造完成,同时租借了几十万的灯光设备。”管辉说,为了最大限度还原舞蹈现场,还采用了航拍技术。

    电影化的制作手法,或许是打开观众欣赏舞蹈艺术大门的钥匙,帮助观众理解舞蹈的内涵。MV中,随着叙事的推进,影片从暗色调慢慢切换到了明亮色调。主创团队想通过色调变化传递信心和力量——心手相牵、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版权所有©南京市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苏ICP备13000330号-2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白下路273号伯利兹科技园B2栋8楼
市场部:025-58061378   办公室:025-58062368